2024第八届上海国际管道系统展览会

BUILDEX CHINA 2024

2024年6月3-5日

上海 | 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距离开展

0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装配式建筑“火了”?

装配式建筑“火了”?

还记得疫情期间,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十天建成的奇迹吗?装配式建造功不可没。我国经济发展方式粗放的局面并未根本转变。特别在建筑业,采用现场浇(砌)筑的方式,资源能源利用效率低,建筑垃圾排放量大,扬尘和噪声环境污染严重。而提倡建筑装配化,目的就在于降本、提效、节能环保。这几年政策方面一直在推动和扶持装配式建筑。按照住建部规划,2020年全国装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要达到15%,重点推进地区达到20%以上。

人们对住有宜居的需求,带动建造方式变革。上海一新建住宅小区,采用最新装配式技术,3天就造好一个楼层。建设时间少了,质量水平却提高了。

这样的案例在上海,乃至全国范围内日益增多。近年来,装配式技术在全国加速推广。据住建部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新开工装配式建筑4.2亿平方米,占新建建筑面积的比例约为13.4%,近4年年均增长率为55%。

疫情期间,装配式技术也从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建设进度,受到许多工地青睐。装配式技术“火了”,难免会有一些建筑对新技术“生搬硬套”。有的公共建筑,采用数千根预制梁柱,根根种类不同。由于每个种类都需“定制”,大大提高了预制成本。

这类现象引起一些专家的关注。在6月30日举行的市住房城乡建设管理委科技委院士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肖绪文表示,装配式技术是建造工艺的一大发展趋势,但目前尚未发展成熟,存在不少提升空间。“技术应用不能绝对化。一些造型别致的建筑,并不适合采用装配式技术” 。

装配式建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搭积木”。它指的是把房屋的房梁、柱子、墙板、楼梯等构件,在工厂内提前生产好,然后送到工地现场进行拼接。和传统的现场浇筑不同,“搭积木”减少了扬尘噪音和工人数量,建造速度更快,工程质量也可以保证。

上海在装配式领域起步早,技术水平在全国居于前列。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教授薛伟辰表示,早在上世纪90年代末,上海就在建造规范中明确,在结构设计要研究装配式技术。2007年,由中建八局和上海建工共同建造的上海万科新里城预制装配住宅,是国内产业化住宅首批试点工程。彼时,肖绪文还是参与其中的一名总工程师。

短短十几年时间,装配式技术在上海得到了迅猛发展,得到了广泛运用。2016年起,上海规定符合条件的新建民用、工业建筑,应全部按装配式建筑要求实施,建筑单体预制率不应低于40%或单体装配率不低于60%。

肖绪文认为,对标全球一流城市,我国装配式建筑发展仍有差距,在这些方面需要加强研发。比如提高“搭积木”的抗震性能,特别是构件与构件之间连接的稳固性。又如,要像“造汽车一样建房子”,形成建造工艺的工业化体系。只有提高装配式技术的标准化、模数化,建造精度和质量才会有质的飞跃。

生产“积木”的工厂——构配件工厂,是人们容易忽视的关键环节。“推动装配式技术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高效,是提高建筑性能和生产效率。如果构配件工厂的工艺和速度落后,就失去了做装配式建筑的意义。”肖绪文说。国内构配件自动化专业化流水线成套设备研究刚刚起步。未来仍需加强生产的机械化、信息化和自动化成套设备的技术研究。

专家指出,推广装配式技术要因地制宜,切忌“一刀切”。应当技术研究先行,做到技术不成熟不退,走出一条产、学、用一体化有特色的建筑装配化之路。

来源:《上观新闻》

更多精彩资讯,可关注上海国际管道系统展览会(又称:管道阀门展),作为国内管道阀门专业展,不断拓展管道阀门行业各个细分领域,集中展示金属管道、塑料管道、水暖阀门等产品,深耕隐蔽工程8年,2024年管道阀门展规模将达15,000㎡,吸引450+品牌展商,展示近9,000件产品,汇聚水务、设计院、建材、家装、暖通等行业的35,000+专业观众。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1300

推荐展会

上海国际水展
空气新风展
上海舒适系统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