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上海国家会展中心

2026年6月9-11日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热点 »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多部门解读政策要点与实施路径

《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 多部门解读政策要点与实施路径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联合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在随后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自然资源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详细介绍了《意见》出台的背景意义与主要内容,并就媒体关注的热点问题作出回应。

城市更新进入关键期,承载多重战略意义

住房城乡建设部副部长秦海翔指出,城市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核心载体,其发展质量直接关系国计民生。数据显示,截至 2024 年底,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已达 67%,共有 9.4 亿人生活在城镇;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的综合承载能力稳步增强,人居环境持续优化,城市发展质量与人民生活水平均实现显著提升。

“当前,我国城市发展已从过去大规模的增量建设,转向存量提质改造与增量结构调整并重的新阶段,正式迈入城市更新的关键时期。与此同时,人民群众对城市生活的需求也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 秦海翔强调,实施城市更新行动,核心目标是推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与品质提升,进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从现实意义来看,这一行动既能有效拉动投资与消费、扩大内需,又能持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于促进经济增长、保障和改善民生均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聚焦 “四好” 建设,杜绝 “面子工程”,切实办好民生实事

秦海翔介绍,城市更新并非单一领域的改造,而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综合性、系统性战略行动。《意见》围绕 “促进城市结构优化、功能完善、文脉赓续、品质提升,打造宜居、韧性、智慧城市” 这一总体目标,部署了 8 个方面的主要任务,整体呈现出系统性强、为民务实、精准施策的鲜明特点。

在具体任务安排上,《意见》明确提出推进 “好房子、好小区、好社区、好城区” 的 “四好” 建设,形成了层层递进、系统联动的城市更新体系:

1、好房子建设:以 “安全、舒适、绿色、智慧” 为核心标准,大力推进新建住房品质提升;同时,加强既有建筑的改造利用,力争将老房子、旧房子升级为符合现代生活需求的好房子。具体包括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对老旧厂房、低效楼宇、传统商业设施等存量房屋进行改造,推动建筑功能转换与混合利用,最大化发挥现有建筑资源价值。

2、好小区建设:以城镇老旧小区整治改造为重点,同步推进小区内老化管线管道更新,整治小区及周边环境,强化改造过程中的质量安全监管,并建立完善长效管理机制,从居住环境、设施条件、服务功能、文化价值四个维度,持续提升老旧小区的居住品质。

3、好社区建设:围绕 “安全健康、设施完善、管理有序” 的完整社区建设目标,推动老旧街区实现功能转换、业态升级与活力提升,盘活利用老旧厂区资源,同时积极稳妥推进城中村改造,构建更具凝聚力与便利性的社区生活圈。

4、好城区建设:聚焦城市整体功能完善,建立健全多层级、全覆盖的公共服务网络,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修复城市生态系统;在文化传承方面,重点推进历史文化街区修复,对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进行修缮保护,探索文化遗产合理利用的有效路径,让历史文化与现代生活有机融合、相得益彰。

在工作举措层面,《意见》始终贯穿 “为民、便民、安民” 的理念,提出了一系列贴近群众需求的务实措施。例如,稳妥推进危险住房改造、深化城镇老旧小区综合整治、加快完整社区建设、有序推进城中村改造,以及在群众身边增建社区公园与口袋公园、推动公园绿地开放共享等。“这些举措的核心目的,就是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问题,为大家创造更安全舒适的居住条件、更方便高效的公共服务、更优美宜人的城市环境。” 秦海翔说。

在组织实施方面,《意见》特别强调 “因地制宜、精准施策”。考虑到我国地区之间、城市之间存在发展差异,《意见》要求各地科学确定城市更新的重点任务,细化实施路径,完善工作方法;同时,严格遵循 “尽力而为、量力而行” 的原则,有力有序推进各项工作,坚持 “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办一件成一件”,坚决力戒形式主义,杜绝 “面子工程”“形象工程”,确保把实事办实、把好事办好,让城市更新成果真正惠及全体市民。

多渠道投入超 8000 亿元支持城市更新,2025 年将设专项预算

城市更新行动不仅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也是现阶段稳投资、促消费的关键抓手。国家发展改革委固定资产投资司负责人赵成峰在发布会上透露,近年来,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切实履行职责,统筹各类资金渠道,为城市更新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持,主要通过四个渠道加大投入:

1、中央预算内投资:“十四五” 规划实施以来,已累计安排超过 4700 亿元资金,重点支持城市燃气、排水等地下管网改造,以及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

2、2023 年增发国债:共安排 1400 亿元增发国债资金,专项用于城市排水防涝设施建设,提升城市应对极端天气的韧性;

3、超长期特别国债:2024 年以来,已将城市地下管网建设改造纳入 “两重”(重大战略、重大工程)建设支持范围,累计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超过 2900 亿元;

4、地方政府专项债券:积极支持符合条件的市政基础设施改造、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老旧街区(厂区)改造等城市更新项目,为地方推进城市更新提供资金保障。

赵成峰表示,下一步,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按照党中央决策部署,结合职责分工,持续推进城市更新各项工作,一方面继续统筹用好上述资金渠道,进一步加大对城市更新项目的支持力度;另一方面,围绕创新投融资模式、健全运营维护体制、完善价格收费机制等 “软建设” 领域,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

(一)是稳步有序推进城市更新重点工程实施

将按照 “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先急后缓、分步实施”“政府引导、市场运作” 的原则,优先推进涉及公共安全和民生保障的基础类工程,包括城市地下管网安全提升、老旧居住区宜居改造、城中村综合改造、市政设施安全改造等;同时,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稳步推进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城市公共空间功能完善等提升类工程。此外,还将指导地方政府科学谋划城市更新具体项目,确保项目规划合理、实施高效。

(二)是持续加大中央投资支持力度

2025 年,中央预算内投资将专门设立 “城市更新专项”,重点支持城市更新领域的公益性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在以往支持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城中村改造等项目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支持范围,将城市危旧住房、老旧街区(厂区)转型提质等工程纳入支持范畴。

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启动 2025 年城市更新专项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的申报组织与项目评审工作,计划于今年 6 月底前完成资金下达。同时,在 “两重” 建设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安排中,将继续对城市地下管网及相关设施建设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此外,还将进一步用好地方政府专项债券,持续支持符合条件的城市更新项目建设。

(三)是积极推进投融资模式创新

“城市更新项目普遍投资规模大、回收周期长,仅依靠政府投入远远不够,必须建立多元化、多层级的资金投入机制。” 赵成峰强调,未来将围绕 “完善投入机制、提高投入效率” 这一核心,充分调动各方力量参与城市更新:

对于市场化程度较高、经营属性较强的项目,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鼓励社会资本积极参与;

对于回报水平适中、社会资本有投资意愿的领域,充分发挥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新机制、基础设施领域不动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等工具的作用,拓宽项目融资渠道;

引导支持政策性银行专项借款、银行信贷资金更好地对接城市更新项目需求,为项目建设提供稳定的资金支持;

鼓励各地充分挖掘城市更新项目的潜在价值,探索创新符合本地实际的更新模式,对于投融资模式创新性强、具有较好示范意义的项目,中央投资将给予优先支持。

参考资料:

1.管道阀门展|管道展-上海国际管道系统展览会

2.参考文章:多部门详解如何推进城市更新:优先实施城市地下管网安全提升

此网站新闻内容及使用图片均来自网络,仅供读者参考,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或冒犯,请联系删除,联系电话:021 3323 6280

联系我们
  • 公众号二维码
  • 官方客服号二维码
地址:上海市闵行区金雨路55号虹桥525创意园A座
  • 参观咨询

    400 069 0052

  • 项目合作

    +86 21 3323 6211

  • 市场合作

    +86 21 3323 6359

  • 参展咨询

    +86 21 3323 6236

主办机构
  • 中华环保联合会
  • 中国节能协会
  • 荷瑞
  • informa
协办机构
  • 协办机构-荷祥
支持机构
  • 支持机构-上海钢管行业协会

@2024 上海荷祥会展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20012314号-13

沪公网安备 3101120200412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