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国排水管网规模持续扩大,为更新修复行业奠定坚实基础
排水管网更新修复是指通过系统性排查、检测与修复技术,对城市污水管、雨水管及合流制管道进行功能恢复与结构强化,从而提升排水效率、增强城市韧性,并推动污水收集体系提质增效的市政工程。作为城市的“血管”与“生命线”,排水管网是城市基础设施与水环境治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近年来,伴随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与城区人口持续集聚,我国城市排水管道建设长度显著增长。数据显示,2012年至2023年间,全国城市排水管道长度由43.91万公里增至95.25万公里,年复合增长率达7.29%。目前,我国已基本建成完善的排水管网体系。庞大的存量规模为更新修复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与持续的市场需求。
二、政策支持力度持续加大,驱动行业进入发展快车道
随着城市地下管网规模持续扩张,其运营管理问题也日益凸显。早期建设的排水管道因设计标准偏低、管材质量落后、管理单位更迭频繁等原因,普遍存在破损、渗漏、淤堵等结构性缺陷。通常情况下,排水管道的设计寿命为30至50年,而实际服役年限往往更短。上世纪80年代前建设的管线已普遍超期运行,改革开放后建成的大量管道也逐步进入老化阶段,整体修复需求迫切且规模巨大。
在此背景下,国家层面密集出台政策,有力推动排水管网更新修复进程。2021年6月,住建部与国家发改委联合发布《“十四五”城镇污水处理及资源化利用发展规划》,明确提出要全面排查污水管网及雨污合流制管网,加快实施改造与建设。此外,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修复改造工作重点聚焦于使用超过50年、材质落后、漏损严重的管线。随着早期铺设的管网逐步进入集中修复期,预计未来每年修复规模将持续扩大,并在二次甚至三次修复需求的叠加作用下,形成持续增长的市场空间。
三、城市更新行动深入推进,管网修复市场空间广阔
近年来,国家层面持续加大城市更新政策支持力度。2025年5月,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持续推进城市更新行动的意见》,明确要求建立健全以需求为导向、以项目为牵引的城市更新实施机制,推动城市体检与设施提升协同开展。作为城市更新的基础和关键环节,地下管网改造被列为重点任务,释放出明确的市场信号。
在具体部署上,住建部提出自2024年起,我国将每年改造10万公里以上地下管线,核心举措包括:
(1)推进城市“里子”工程:加强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加快实施老旧管线改造升级;
(2)建设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运用数字化手段,对供水、排水、燃气等设施实施实时监测,提升风险早期预警和快速处置能力;
(3)系统化治理城市内涝:2024年完成100个城市、1000个以上易涝点整治,完善排水防涝工程体系,构建联排联调管理模式。
与此同时,配套资金与规划保障同步跟进。2024年10月,国家发展改革委指出,未来五年地方管网建设改造规模预计达60万公里,总投资需求约4万亿元。2025年5月,财政部进一步明确,将重点支持城市排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改造及“厂网一体”模式建设。系列政策的密集出台与协同发力,为排水管网更新修复行业注入了持续且强劲的发展动力。
四、污水排放量持续增长,倒逼管网质量升级提速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与人口持续集聚,我国生活污水与工业废水排放量维持高位,对现有市政排水系统构成持续压力。与此同时,部分城市早期建设的排水管网因规划不完善、建设标准偏低,普遍存在雨污错接、老化破损等问题,不仅直接影响河道水质,也加剧了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负荷。
数据直观反映了这一趋势。据《2023年城乡建设统计年鉴》显示,2010年至2023年,我国污水年排放量从378.69亿立方米增至660.49亿立方米,年复合增长率达4.37%。尽管同期城市排水管道总长度已突破90万公里,但人均占有量与管网密度仍与发达国家存在明显差距。
在此背景下,持续增长的污水排放量对排水管网在“数量”与“质量”两方面均提出了更高要求。这一结构性矛盾,正进一步激活着管网更新修复的紧迫性与广阔的市场需求。
五、财政投入持续加大,为管网修复提供坚实保障
在资金来源方面,排水管网管理项目主要依赖中央及地方财政专项经费,属于市政设施管理、水环境治理与内涝整治领域的刚性支出。近年来,各级政府持续强化对该领域的资金支持力度。
具体来看,“十三五”期间,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总投资约5644亿元。其中,新建污水管网投资2134亿元,老旧管网改造投资494亿元,雨污合流管网改造投资501亿元,管网相关投资合计占比超过半数,突显其在规划中的核心地位。
2025年4月,住建部办公厅印发通知,进一步明确中央财政将继续支持城市更新行动,资金重点投向城市供排水、燃气、供热等地下管网改造及综合管廊建设。在补助标准上,对东、中、西部地区城市分别给予最高8亿、10亿和12亿元的差异化支持,体现精准施策导向。
长期投入数据同样印证了这一趋势。2012年至2023年,我国城市排水管道建设固定资产投资从704.5亿元稳步增长至1964.4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达9.77%,反映出财政资金对行业发展的持续支撑与强力牵引。